第七屆中美化學工程會議總結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化工學會和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AIChE)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美化學工程會議于2013年10月14-18日在北京舉行。承辦單位為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中美化學工程會議是中美兩國化工界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自198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六屆,為促進中美兩國以及與其它國家和地區化學工程領域高端科技人才的相互學習和合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本屆會議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曹湘洪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黎念之(Norman Li)博士共同擔任本屆會議主席。
曹湘洪 黎念之 李靜海 謝克昌
會議主題為“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Fronti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化學工程前沿和化學工業未來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會議議題主要涉及生化工程、催化與反應工程、半導體科技中的化學工程、基于網絡(虛擬)環境的過程工程、能源、流態化技術、材料和納米技術、膜法水處理技術、顆粒技術、產品工程、資源和綠色技術、環境和分離技術、頁巖氣技術、熱力學和傳遞等方面。
會議設有4個主題報告,250多個口頭匯報,150多個墻報,參會人員將近480人,外賓近90人,還設有化學工業的挑戰與機遇、化學工程學科前沿的兩個專題討論會。
李靜海院士的主題報告為“化工過程的實時仿真——從多尺度模擬到介尺度科學”。黎念之院士的主題報告為“從實驗室到工廠的技術商品化”。張玉卓院士的主題報告為“中國神華的清潔煤化工技術”。 埃克森美孚研究與工程公司研發副總裁F. Emil Jacobs博士的主題報告為“至2040年的能源前景:煉油化工的機遇和啟示”。
2013年8月15日李靜海院士做主題報告
這次會議強調了化學工程在開發人類需要產品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突出“化學工程前沿和化學工業未來發展”這一會議主題。會議為學術界科學家和工業界工程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將促進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合作。
2013年16-17日,在第七屆中美化學工程會議期間,中國工程院還舉辦了膜技術在水和氣體凈化中的應用國際高端論壇。承辦單位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論壇由曹湘洪院士主持,會議主席由黎念之院士(美國)、曹湘洪院士、Enrico Drioli(意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 膜技術研究所)、高從堦院士、Tony Fanc(新加坡膜技術中心,澳大利亞)、金萬勤(南京工業大學)、Kamalesh K Sirkar(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萬印華(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Rong Wang(新加坡)、曹義鳴(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William J.Koros(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工程學院)、顧學紅(南京工業大學)等專家共同擔任。會議重點就國內外在水和氣體凈化等領域膜分離用新材料的最近發展、高性能分離膜的最新進步、膜分離技術的應用新進展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充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