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學會召開《2017-2025年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設想與對策》研討發布會
2019年3月26日,《2017-2025年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設想與對策》研討發布會在中國化工學會召開。北京化工大學段雪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孫寶國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彭孝軍院士、浙江工業大學鄭裕國院士、中國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中化集團化工事業部首席技術官陳寶樹、中化化工科技研究總院總工程師伍振毅等十幾位院士專家參加了會議。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華煒出席會議并致歡迎辭。
《2017-2025年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設想與對策》課題是中國化工學會在中國科協領導下,響應國家發展戰略需求,進行重大發展趨勢研判,開展前沿科學決策咨詢的重要舉措。課題由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委托浙江工業大學完成。據課題負責人、浙江工業大學佘遠斌教授介紹,精細化工率的提升是實現2030年進入精細化工強國的一個關鍵指標。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精細化工率只有48%,美國、歐盟及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已經達到或超過60%,瑞士更是高達95%。《2017-2025年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設想與對策》課題提出了未來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針對產業所面臨的安全、環保、高效、高端化發展的重大課題,從構建新型高效技術體系、實現源頭創新入手,整合產業技術創新資源,引領科技資源向優勢企業聚集;加大典型化工產品及清潔生產成套工藝的創新開發力度;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創新體系,全面提升精細化工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及產品升級換代,促進我國向精細化工產業由大國向強國邁進。
在此思路下,規劃的總體目標是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共性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加強創新技術轉化應用,將現有資源產品做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其中,產業發展的近期主要目標有:2021年總產值突破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5%,精細化率超過50%;培育10家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細分行業龍頭企業;行業出口總額年均增長率超過20%;升級改造精細化工園區2-3個;成立新領域精細化工技術中心10家,為行業整體升級提供技術支撐。為落實規劃目標,精細化工行業發展有四大主要任務,即:加快結構調整,提高綠色化工水平;構筑自主創新平臺,完善高新技術開發;打造特色產業鏈,推動高端精細化工產品發展;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產業升級。
出席會議的院士專家表示,我國精細化工率水平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的。為提升精細化工行業水平,必須要化學化工融合發展,進行源頭創新,并將“綠色度”、“安全度”、“資源綜合利用度”等納入發展水平考核體系。專家們認為,課題系統全面地總結了國內外精細化工的發展現狀及趨勢,深入分析了我國精細化工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提出了我國精細化工發展的中長期發展目標的建議,凝練了今后發展的主要任務與重點、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建議及保障措施,將為政府機構、行業組織制定產業發展對策、指導科技創新工作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