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召開“低碳烯烴和芳烴生產技術和產業耦合技術交流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我國煉油能力和原油加工量持續增加,2017年我國煉油能力已經達到8.04億噸,全國原油加工量5.68億噸,煉油裝置開工率為70.64%。到2030年,能源消費總量要控制在60億噸標準煤以內,煤炭、油氣、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按5∶3∶2。屆時石油消費比例不變依然維持15%,即需要9億噸標準煤,按1kg標油=1.4286kg標煤折算石油消費總量為6.30億噸,屆時煉油能力將達到11億噸/年,煉油裝置開工率會下降到57.27%。如果考慮現在的開工率70%不變,僅需要煉油能力9億噸/年,如果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開工率按80%考慮7.88億噸。煉油能力過剩超過1.5~2億噸/年,此趨勢使得煉油產業必須進行“轉型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
煉油能力過剩的解決途徑:將油品轉化為低碳烯烴和芳烴,也就消化了加工能力,解決了能力過剩的矛盾。將油品轉化為烯烴、芳烴等基礎原料和高端化工新材料,形成“油頭化尾”一體化產業模式,實現煉油與下游高端石化產品生產的平衡發展。這是當前煉油企業的發展思路與方向。
中國是聚烯烴生產和消費大國,2017年中國聚烯烴總產量約3600萬噸,表觀消費量約5000萬噸,自給率僅達到72%。隨著煉油DCC、CPP、HCC等技術的推廣;煤基甲醇制MTO、MTP、MTA、MTG等技術的發展以及丙烷脫氫(PDH)等多種原料路線的興起,中國的聚烯烴產業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競爭的格局。發展低碳烯烴和芳烴可以大幅度消化過剩煉油能力,可以大幅度提升聚烯烴自給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巨大支持作用;對我國傳統產業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供過于求矛盾解決,克服制約經濟轉型、供給側結構升級的難題大有好處。也符合和支持中央倡導的“能源供應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能源供應與環境治理之間的矛盾、人類現代生活方式與節能減排之間的矛盾三大矛盾,正在催生一場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的理論與實踐。
根據國家煉油和石化產業形式,將實施“改造提升、搬遷轉移、轉型轉產、關閉淘汰”的路徑,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實現高端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是正確的,適時的。煉油、石化、煤化工等企業都要創造低成本生產戰略(少產油品、發展化工,資源優化、內部集成),形成有機的化工集群模式,找到企業發展的路徑,企業才有希望(特別是對沒有實現經濟規模的企業,尤其如此)。
實施低成本進入石化領域的原料策略、高產值產出、差異化生產,是煉油向石化轉型的方向,并且將立足市場需求在自己加工的產業鏈中,才能成為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
根據專家共議,認為召開“低碳烯烴和芳烴生產技術和產業耦合技術交流會”是適時的,是有條件和熱門的話題。它的技術研討、交流將有助于產業結構調整,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企業效益和競爭力,有利于緩解石油化工原料不足的矛盾。對煉油、煉油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的發展都是很好的支持。實現優化加工、經濟加工,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滿足產品競爭力要求是非常有價值的會議。
中國化工學會聯合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技術咨詢中心及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定于2019年9月24日~26日在遼寧大連召開“低碳烯烴和芳烴生產技術和產業耦合技術交流會”。屆時將邀請院士、煉油、煉油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專家和領導在會上做報告;邀請工信部、發改委、能源局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光臨指導;歡迎各界精英和單位協助辦會。
一、現征文內容公布如下:
(一)會議重點研討以下技術
1、低碳烯烴產業發展現狀、面臨挑戰及對策研究;
2、實現低碳烯烴經濟化生產的國內外新技術;
3、低碳烯烴技術路線產業鏈研究;
4、輕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烴技術;
5、重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烴技術;
6、原油直接生產烯烴技術進展;
7、乙烷裂解制乙烯的競爭力分析及風險研究;
8、丙烷脫氫(PDH)制低碳烯烴技術;
9、煤基生產低碳烯烴技術路線和產業鏈研究;
10、煤基制芳烴技術路線和產業鏈研究;
11、煤油化一體化耦合技術;
12、MTO、MTP高附加值下游產品方案探討;
13、甲醇制MTA技術進展及產業鏈分析;
14、甲醇制MTG技術路線和產品方案探討;
15、煤制乙二醇技術突破及工程實踐;
16、煤制乙醇技術開發及應用進展;
17、特殊設備、管線與閥門生產制造技術;
18、節能、環保與安全技術;
19、先進的控制技術;
20、國內外現代化企業管理經驗。
(二)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專場推介
1、國內新技術與產品
2、國外新技術與產品
3、前瞻性技術與產品
(三)產業耦合技術與方案專場推介
按企業和產業發展規律:企業整合和融合發展,是對象,跨空間、地域、行業和所有制重新配置和優化生產要素、生產關系、銷售體系、資本運作,從而形成以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為核心的主導產業和相應產業結構。產業耦合是一種更為全面、更為高效的先進產業發展模式,具有發展成本更低、發展機制靈活、產業結構合理三大優勢, 適應我國當前煉油、石化、煤化工、天然氣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需要。
論文征集:
1、煉油、石化、煤化工、天然氣產業整合技術和融合技術;
2、煉油、石化、煤化工、天然氣產業上下游形成產業鏈發展的一體化方案;
3、創造低成本、低消耗、高產值,不同產業之間耦合方案;
4、企業之間基地化、生產裝置大型化、生產要素集約化、上游下游一體化、生產過程潔凈化、生產產品清潔化、油品輸運管道化、控制系統智能化的基地化方案。
二、組織機構
聯合主辦單位:
中國化工學會
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技術咨詢中心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承辦單位:
北京普瑞拓科技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瑪依石化分公司煉油化工研究院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三、參會人員:
會議將緊緊圍繞中央倡導的“能源革命”的理論與實踐;適應和推進我國當前煉油、石化、煤化工、天然氣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需要,開展“低碳烯烴和芳烴生產技術及產業耦合技術”研討與交流;利用技術交流的機會,利用先進理念、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組織方式、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思路提升,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這次會議我們邀請了劉中民院士、蹇錫高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知名專家、各研究院所學術帶頭人、海外技術專利商代表給大家講課;邀請國家機關、煉油、煉油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生產企業以及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代表;科研、設計、工程建設、監理、技術服務、制造及材料生產企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
四、會議時間地點:
時間:2019年9月24日報到,25日~26日開會
地點:遼寧大連(詳細地點另行通知)
五、其它事項:
為了籌劃好本次大會,特將論文編制和會議收費通知如下:
1、論文發表注意事項:
(1)論文或技術推介書內容要求:內容要緊扣會議重點關注問題,提供資料不要涉密;
(2)論文或技術推介書收錄及出版:對投稿論文將請技術專家進行篩選,將有代表性的論文在會議上做報告交流,其它印刷列入論文集。
(3)論文格式:全文首頁頁腳請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科領域、聯系地址、電話、郵箱等),采用word排版。
(4)發言稿件:院士發言50min,貴賓發言40min,特邀專家30min,一般專家20min。
(5)本次交流會將編輯印制《低碳烯烴和芳烴生產技術及產業耦合技術交流會》論文集,特向各單位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征文,望積極投稿,同時也歡迎企業刊登廣告。論文請于2019年8月30日前發至1536310648@qq.com郵箱。
2、其它事項:
1.會議統一發放相關資料,煉油、煉油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生產企業以及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代表會務費2800元/人、供應商3800元/人(含會議費、資料費、會議用餐),住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2.對籌辦會議的贊助單位、協辦單位、支持單位、支持媒體予以會議費(資料費不免)優惠;企業廣告、展位按商議收費。重大貢獻單位免費參會名額為單位參會名額的50%。
六、組委會聯系方式:
電話:010-63420889 傳真:010-63420889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天寧寺前街2號 郵箱:1536310648@qq.com
聯系人:康寧 喬智 隋全寶 手機:18211020300
中國化工學會 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咨詢中心 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