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會員單位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典型專報(四)
防疫有我 化工行業在行動
理事會員單位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典型專報
——《中國化工學會會員通訊》特刊(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化工學會立刻行動起來,統籌部署,全面動員,立足學會實際,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學會在學會官方渠道及各分支機構平臺,廣泛發出《中國化工學會致全體理事、會員的倡議書》,倡議化工會員單位中有關防控疫情急需用品的生產企業保障生產,盡快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倡議全體會員安全返工、科學防護;普及科學知識,加強輿論引導。
中國化工學會各分支機構、各理事單位及廣大會員積極開展防疫工作,在履行社會責任、抗擊疫情工作、保障物資供應、打贏疫情防控戰役中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現特形成專報,展現中國化工學術、科技、產業界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良好精神風貌。同時向廣大會員單位和會員征集相關典型報道,請將先進典型材料發至:王燕wangyan@ciesc.cn。
1.【理事長單位】中國石化:
撫順石化開發公司張春光:主動承擔起“應急員”的角色
張春光是開發公司“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疫情爆發以來,張春光親力親為,主動承擔起了開發公司“應急員”的角色,積極協調開發公司總體疫情防控工作,主動地把上級公司的通知要求、規定規則、方案預案、文件紀要等各項工作要求轉發并貫徹落實到位。他相繼執筆起草了《特別重大(I級)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關于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黨員干部的要求》等一系列工作方案、通知要求等。春節以來,他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天天都是“白加黑”、周周都是“五加二”,每天堅持日報表、日小結、日信息反饋,第一時間把員工的信息及時報送到撫順公司,確保消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自己撰寫了疫情防控宣傳信息4篇,制作公眾號3篇,為基層單位修改上載門戶網站信息8篇,實現了與疫情同步防控、同步宣傳。
他想基層之所想、急基層之所急,做好服務基層的表率,為基層解憂排難,解決實際困難。他每天都與基層單位領導進行互動,傳遞各類信息,暢通各種渠道,交流相關防控經驗,學習并傳授防控知識。在春節以來20余天里,每一次發放應急物資,都會與各單位溝通,用私家車往返多地,主動為基層單位送去應急物資4次,把應急物資送到就近位置6次,全部把酒精、方便面、測溫儀、噴壺等應急物資和應急食品送到基層。疫情防控期間,共接待市政府、撫順公司紀委等各類檢查3次,都獲得了好評。(來自:撫順石化開發公司)
撫順石化蔡建華:等疫情過去了,再回家看媽
今年春節,每年只有過年才回老家的撫順石化洗化廠空分車間生產副主任蔡建華主動請命留下來,以保證疫情期間的安穩生產。
“空分塔東塔水位不穩,修理調校閥門后水位還是波動很大,如果處理不及時,將會影響石油三廠和洗化廠的安穩生產!”1月25日,蔡建華接到了當班值班長李偉的電話,立馬趕往單位。
到車間后,蔡建華先檢查了水位波動時間和流量趨勢,判定是水位液位計堵塞所致,馬上安排設備員趙洋帶上管鉗扳手,并組織當班人員立即處理。離心機操作員王鐵威將液位控制水泵打到手動位置,值班長李偉卸下液位計下管,低點排放進行疏通。東塔水位終于平穩下來,趨勢圖呈直線!蔡建華又在主控室監控水位運行情況,直到水位完全平穩后才放心地回家了。
“對于我們來說,保證安全生產,就是為抗擊疫情做貢獻。作為一名老黨員,我更是責無旁貸。等疫情過去了,再回老家看媽!”蔡建華說。(作者:撫順石化王秋)
化銷華中:抗疫一線最美的家屬
在化銷華中員工的家屬里,有一些醫生,護士,記者,……他們一直鏖戰在抗疫的第一線。本是相聚的此刻,卻是想見不能見的思念。
隔空比心
公司產品經理王革,妻子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負責戰“疫”一線的采訪報道工作,在武漢公共交通停運后,王革主動請纓,擔任起了接送他愛人及其他醫護人員上下班的任務,因為隔離需要,從大年初三至今,他倆沒有與親人團聚。
我是你的大后方
公司產品經理李奎,妻子是湖北省人民醫院腫瘤科護士,在疫情發生后,身為一名黨員,被抽調至急診科照顧發熱病人。原本他也不愿意妻子去這么危險的前線,可想到他們一家人的犧牲,可能換來很多病人的康復,他同意了。
因急診科屬于防控重地,妻子在酒店隔離。這一個月來,他們每天就通過視頻通話表達思念,而李奎帶著兩娃,成了穩定的“大后方”。
為你保駕護航
公司員工李煉,和她丈夫剛領了結婚證幾個月。今年春節,是他們新婚后第一個春節。李煉的丈夫,第四醫院的外科醫生,已經連續奮戰14天。他們新婚的第一感受是:你在前線救死扶傷,我為你保駕護航!
一定要平安歸來
公司客戶經理段昊星,妻子是江岸區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實驗員,已經工作一星期沒有回家了。她說“少回一次家,可以多檢測幾個病例”,小段也表示支持:“我們作為家屬的只能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做好后勤工作,同時,希望她一定要平安歸來。”
他們是最美的戰斗者,最美的家屬,他們用生命在守護我們的生命,他們在為打贏武漢抗疫阻擊戰而奉獻力量。我們要成為他們的堅強后盾!化銷華中永遠和他們手牽手,心連心,一起贏得戰疫的最后勝利!(來自:中國石化)
2.【副理事長單位】中國石油
湖北銷售倉儲分公司蔡亞超:我是黨員,關鍵時刻不掉鏈!
疫情當前,抗疫保供不停歇、不松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中國石油湖北銷售倉儲專業線人員,駐站堅守一線,做好油品資源保障工作。作為倉儲分公司機關一名年輕黨員,蔡亞超主動踏上戰“疫”的道路,二十多天堅守值班陣地,戰疫情、保安全、備物資、護穩定!
除夕前一天,身在老家仙桃的蔡亞超,在得知武漢封城,即將關閉高速入口的消息后,他便決定立即駕車從仙桃駛向武漢。因為按照正常的值班計劃,第二天便是他當班。當問到他為什么會毅然“逆行”趕回公司時,他說道:“現在是疫情最關鍵的時刻,大家都已經安排好了工作,我可不能在這個時候掉鏈!”
1月26日起,全省各市陸續宣布封城,戰“疫”進入緊張狀態。考慮到油庫員工可能因為這次疫情也無法正常倒班換班,他及時對各油庫員工的思想狀況、油庫作業運行情況進行了解和詢問。“村里面的路被渣土隔斷了嗎,油罐車還能正常通行嗎?我來趕緊反饋協調一下,趕緊申請綠色通行證。”“現在在庫員工思想狀態還好吧,給員工做做思想工作,把物資都備一備,注意身體。”疫情期間,他做好值班值守工作,按時上報“日報告、零報告”,填寫疫情防控表格數據統計工作,協調各方信息,及時給各油庫分發配送防疫物資,解決各庫難題,做好業務運行,視頻掃庫等安全工作,為保障油庫平穩運行默默奉獻。
一身冬裝,一面黨徽,一份堅守,平淡但是不平凡。在這條戰“疫”之路上,蔡亞超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用黨員身份踐行使命擔當,用行動繼續書寫著初心堅守。(來自:中國石油湖北銷售倉儲分公司 作者:余茜)
錦州輸油氣分公司老黨員張文彥:生命不息 余熱不散
在我們身邊一直活躍著這樣的一個人,他已過古稀之年,卻依然熱衷于為他人忙碌。在守護家園中總有他的身影,在危機困難來臨時總有他的幫助,在肺炎疫情來襲時他更是主動請纓。他本可居家防范,卻始終離崗不離黨,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始終退休不褪色,銘記共產黨員的使命。
他,就是錦州輸油氣分公司離休老干部、生命不息余熱不散的老黨員張文彥。
正在為54號住宅樓樓道和單元門進行消毒的的張文彥告訴筆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特殊時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必須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永遠像個黨員樣兒。”
今年88歲的張文彥得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那一時刻,首先想到的就是居民的平安,自己作為阜康里特殊黨小組組長,就要積極帶頭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他緊急地給全體黨小組成員打電話,倡導大家要繼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守護好自己的家園,保護好身邊的家人和友鄰。這一號召得到了黨小組全體黨員的積極響應。
他們居住的阜康里54號住宅樓為開放式,共有四個單元43戶百余人,防控工作難度大。張文彥將黨小組成員明確分工,排查落實到人,每個單元安排1至2名小組黨員負責,每日統計每家每戶的人員變化情況,禁止外來人員入內,特別是對外來買房和租房戶,詳細了解他們的情況,并做好登記。
張文彥還協助礦區和社區工作人員粘貼疫情防控通知和科學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知識宣傳單、為樓道和單元門消毒、為退休人員分發報紙、打掃樓院內衛生、樓院內巡查……這些都成為了張文彥每日必做的事情。
休息之余,他自己先學習報紙中關于老年人如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內容,自己總結后為其他不會上網和眼睛花了的老人進行講解宣傳。
阜康里的居民張阿姨說:“張文彥自從離休以后,幾十年來都始終如一地為我們這棟樓的住戶服務。只要他得知了誰家有需要幫助的事情,他就像對待自己家的事一樣熱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他被大家視為我們的主心骨’”。
“在樓院里栽花種草,解決鄰里糾紛,為社區做公益……處處都有張文彥的身影。”這是54號樓全體住戶的共識。
就是這樣默默地守護著阜康里居民健康和安全23個年頭的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責任和使命,展現了錦州分公司退休老黨員的擔當和風采。
“您每天都要做疫情防控的這么多事兒,您別累著,也要注意休息。” 當分公司離退休工作人員囑咐張文彥老人保養好身體時,張文彥一邊感謝其關心,一邊風趣地說:“為大家服好務,是我永遠不變的初心。大家滿意我就心情高興,我就快樂,這樣也能提高我自身免疫力,何樂而不為呢。”(來自:管道公司錦州輸油氣分公司 作者:喬艷玲、張林林)
長慶采油二廠蔡克波:“石油紅”與“天使白”各赴“疫”線 并肩戰疫
2月18日,長慶油田采油二廠西峰二區的蔡克波,如往常一樣早早到崗,堅守在油氣保供一線。昨天,他剛剛送別自己的妻子,妻子要去的地方正是抗擊新冠肺炎的最前線:武漢。
蔡克波的妻子周瓊是慶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護士長。2月16日晚23時,蔡克波接到妻子電話,得知妻子已主動請纓前往武漢參與戰疫工作,次日就出發。他急忙請假,凌晨一點趕回家,幫妻子收拾行李。他說: “當時整個人都愣住了,沒反應過來,太突然了。”
2月17日,蔡克波參加了妻子所在醫院的送別儀式。當看到妻子的一頭長發被剪短時,他再也沒忍住,積蓄了一夜的擔心與不舍瞬間爆發,淚水奪眶而出。臨走時,妻子神情堅定:“相信我是專業的,一定能平安歸來!”讓在場的所有人動容,他哽咽著跟妻子道別:“你放心去,家里有我”。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大多數普通人可以選擇和家人“宅”在家中,但蔡克波和妻子自從除夕在井區匆匆相聚后,一直堅守在各自的一線,很難見上一面。
送走妻子后,蔡克波深情寫文告白妻子,稱其為“英雄”。他告訴記者:“作為普通人,我們都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但是我們夫妻作為共產黨員,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必須走在前面,迎難而上,舍小家顧大家。”(長慶油田記者:安祥燕 通訊員:任春暉、王小銀)
長慶油田楊永金:戰“疫”,用擔當守護“國”與“家”
2月18日,長慶油田采油二廠里412井區值班室,核查完所有單井產量后,井區長楊永金撥通了父母的電話。
“爸媽,這幾天生產又全面啟動了,又回不來了,你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等戰勝疫情再補過節日。”
已經連續5個春節都堅守在崗位的楊永金,今年為了能陪老人過年,年前將老人從青海老家接到單位的生活基地慶城,誰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的計劃。
大年三十,“戰役”大戰來勢洶洶,本來輪休的楊永金依然選擇了留在崗位,“連我都走了,其他員工怎么辦,現在的重點是保障每一個員工的健康和生產平穩,讓大家安心工作。”
然而,作為作業區產量最高、油井最多、堅守崗位人員也最多的井區,尤其是21個井組上的35名社服人員,如何安定好大家,確保防疫與生產兩不誤成為了一項艱巨任務。
排查、宣講、布防,應對站庫和單井點生產故障,一個多月,楊永金每天穿梭在各個生產點,每到一站處就給員工打氣鼓勁“定軍心”。截至2月19日,全井區53名員工齊心協力共同戰“疫”,保證了原油生產超產運行
從緊急響應到防疫防護,楊永井帶領全井區以認真的態度、貼心的溫度,全力防護員工身體健康和保障生產運行,以普通人的擔當,守護著自己的國與家。(長慶記者站約稿 供稿:郭紅英)
長慶采油二廠涂玉棟:關鍵時刻,我要與站上同事在一起
“爸爸,你什么時候才能回來陪我過年呢?”聽到孩子電話中的詢問,涂玉棟幾經哽咽……2020年的春節,注定成為他特殊而難忘的回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生后,作為采油二廠南梁作業區梁四增壓站的黨支部書記,涂玉棟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從新年的1月10日回到單位開始忙碌,已經連續在崗位上工作了一個月,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干部的責任與使命,默默為抗擊疫情及春節保油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他帶頭在防控一線,積極組織員工學習疫情防控措施,穩定站內員工情緒,以飽滿的熱情開展工作。對站庫進行定期消毒,協調口罩、測溫儀、溫度計等防護用品。深入現場對設備進行巡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的隱患點,確保特殊時期原油生產安全平穩有序。針對防疫,他每天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群將疫情戰況、防疫措施及作業區要求進行傳達落實,堅持每天核實井區人員動態信息,并做好跟蹤聯系,及時上報。
涂玉棟通過電話告訴妻子:“我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刻,我需要做好表率,和站上的同事一起堅守崗位。這段時間你要注意保護好自己,也告訴孩子,等忙完了這陣兒,我一定好好陪他。”掛斷電話,他又趕赴生產現場。(長慶記者站約稿 長慶隴東新聞站:張鵬飛)
長慶采油二廠譚必杰:不回老家,我堅守崗位戰疫保生產
“爸媽,你們好好過年!在武漢更要注意安全,今年我在單位值班,不回來過年了。”
2020年春節,譚必杰只能通過視頻通話的形式遠程參與家里的年夜飯了。譚必杰是長慶采油二廠集輸大隊華輸隊的隊長,老家在湖北武漢,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工作生活在四川。春節回家前,當得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后,正準備回家的他決定放棄與家人春節團聚的機會,留守單位值班,做好疫情防控和原油集輸工作。
“你和孩子在那邊要科學防護,照顧好自己,盡量少出門,不要恐慌。”只有到了晚上,譚必杰才有時間和家人通個電話問候現狀。除了家人,他身后還有一個需要守護的家園。春節至今,譚必杰每天都要反復提醒、叮囑上班的崗位員工配戴口罩、少走動、保持距離,而自己卻毫不猶豫地沖在保障原油上產的最前沿。一天下來,噴灑消毒液,落實全員在崗情況,輪休員工去向,監督門崗疫情防控措施,最重要的是還要保證全隊安全生產工作持續平穩運行,一刻也不曾閑。
“雖然很想家,但堅守崗位就是為戰勝疫情做貢獻。”譚必杰說:“越是關鍵時期,越要擔當作為。身為一名普通石油工人,只有更加努力工作,守好土、盡好責,自己的心里才更踏實。”(長慶記者站約稿 長慶隴東新聞站:張鵬飛)
長慶采油二廠陳旭峰:特殊時期,不能給全廠原油生產增添負擔
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作為長慶油田頁巖油上產主力軍的采油二廠城壕作業區,強化管理,積極作為,頁巖油日產能力達到840噸,全區原油日產量達到1803噸,為全廠疫情防控期間實現首季開門紅,贏得全年主動做出了積極貢獻。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原本春節休假的城壕作業區經理陳旭峰提前回到單位,迅速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有關知識宣傳、疫情排查和疫情期間安全生產等工作。
陳旭峰每天都會在班前會上強調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大家做好個人防護,鼓勵大家克服眼前困難,確保開年生產各項工作啟動有序。
春節過后,頁巖油區塊油井因井筒矛盾復雜,陸續出現躺井、產量突降,陳旭峰帶領技術人員幾乎每天都泡在問題現場,摸排生產現狀,指導相關工藝數據優化,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安排動力,加快搶扶“躺井”速度,讓每口油井都發揮最佳產能,實現安全上產、高效上產。
用陳旭峰的話說:“特殊時期,一定要確保頁巖油和全區生產正常,不能在防疫期間給全廠生產添負擔。”(長慶記者站約稿 長慶隴東新聞站:張鵬飛)
長慶油田黨員薛小玉:戰疫一線,女書記撐起“半邊天”
“好的,媽,我知道了。等我這次輪休回去就帶您去醫院,現在實在回不去啊!”掛掉電話,薛小玉的眼眶禁不住濕潤了。
“這個時候不能陪在父母身邊,心里肯定會覺得愧疚。”年過七旬的老母親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壓,最近身體不適總打電話催她回去,而身為女兒的她從過年到現在,在井區一待就是整整40天。“但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在油田上下萬眾一心、各盡其責,共同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我責無旁貸,必須要堅持下去。”
有著14年黨齡的薛小玉,是采油二廠城壕作業區西259井區的黨支部書記,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她放棄休假、不懼病毒,第一時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奮斗一線、沖鋒在前,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和女性特有的細心、耐心,做細做好防控各項措施落實,當好防控工作的“宣傳員”“監督員”和“勤務員”,帶領井區廣大員工在平凡的崗位上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為疫情防控和原油生產默默的貢獻著“半邊天”的力量。
“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是她每天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保護每一名崗位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她既要當好員工的知心大姐,又要當好科學防范的教導員,有時在井區會議室和門口宣講疫情形勢、發放防控物資和知識手冊;有時走進各站點,檢查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叮囑大家做好個人防護;有時加班加點逐個排查、登記重點人員,做到不漏一人;有時忙碌在食堂餐廳,讓大家能夠吃上“放心菜”……在薛小玉和井區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元月份累計產油8673.8噸,注水25730方,實現原油生產平穩起步、安全運行,隊伍和諧穩定。
“大家的信任我,才選我做支部書記,既然干了就要干好,竭盡所能為井區多做點事。這次的疫情防控,對我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我一定會帶領大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戰勝疫情。”薛小玉堅定地說。(長慶油田隴東新聞工作站記者 李雅林)
新疆油田阿孜古麗·牙生:新“拜年方式”
“新年好!這是你們家里訂購的蔬菜和鮮奶。”
“新年好!請出示你的出入證明。”
“新年好!我接到通知來接病號去醫院,請把身份證和醫療卡帶好。”
“新年好!有沒有要倒的垃圾?”……
2月15日,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實驗檢測研究院計量監督檢測中心員工阿孜古麗·牙生主動請纓,在克拉瑪依東風社區開啟新的“拜年方式”。
晚上11點,阿孜古麗接到了東風小區志愿服務的工作提示,沒有絲毫猶豫,趕緊做好防護,出了門。到達集合地點,大家相互點頭示意,沒有語言交流,但都能領會到對方的意思。
從集合處出發,在社區工作人員處領取分管的居民樓任務,志愿者開始上下爬樓,挨家挨戶敲門收集生活垃圾。
阿孜古麗完成分配的任務后,一看表,已是凌快晨1點了。回到家中,進行消毒清洗后,阿孜古麗趕緊點開手機,及時接收并處理社區工作消息。
在她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時間里,除了上午、下午兩次兩小時大門值班外,平時也會放棄午休時間。她主要負責帶病人去醫院,耐心地陪護著,掛號、拍CT、做B超,直到檢查結束,立即回到小區大門口值班。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實驗檢測研究院像阿孜古麗一樣的員工還有很多,40多名黨員、群眾活躍在社區抗疫一線,他們在社區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默默奉獻,為市民服務,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央企員工責任擔當和公民社會責任。(來自新疆油田 通訊員:王曉悅、汪進)
北京興油吉林省分公司王世明:窗外的守候
題記:14天的自我隔離,既是對大家的保護,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一道門、一扇窗,沒有因為距離而陌生。反而,因為彼此的尊重,而更拉近了同事間心與心的距離... ....
當東北的年味還未散盡
廣東的翠綠已帶來溫馨
滿眼綠葉、花香
每次站在窗口凝望
都感嘆自然的力量
艷陽和鳥兒同伴
情不自盡
緩緩深呼吸
感受著溫暖
似醉非醉
忘卻了夕陽欲墜
曾搖曳在天邊
月升起
夜色闌珊
仿佛
近在咫尺
魂牽夢繞
此時雖無酒
但仍飽有依然
濃濃的情懷
愿善良的人們
生活充滿溫馨和力量
愿遠方的親人
永遠健康快樂
(作者:北京興油吉林省分公司王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