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青年杰出工程師國情研修班成功舉辦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加強對青年工程師的團結引領,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工程師文化,7月11-18日,青年杰出工程師國情研修班在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舉辦。研修班納入中央組織部培訓計劃,由中國科協選調學員。55位優秀青年工程師代表參加研修班。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以《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題作直播黨課報告,全面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科技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 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分析當前科技創新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形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挑戰。張玉卓指出,要建設科協黨校體系,筑牢潤物無聲團結引領的堅強陣地,通過“黨建紅”引領“科技藍”,打造科協特色政治學校、人才之家、價值高地、思想“熔爐”。張玉卓強調,青年科技人才要敢于挑戰權威、敢為天下先、摒棄人云亦云,倡導青年科技人才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楊偉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戰斗機創新發展實踐》為題,與青年工程師分享科技報國的使命與擔當,學員們聽后備受鼓舞,一致表示要繼承和發揚科學家精神,把個人創新工作與國家和社會的需求緊密結合,在科技變革中敢為天下先。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桂華與研修班學員座談交流。他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卓越工程師隊伍建設,廣大工程師要深刻認識新時代賦予的責任使命,努力成為工程科技自主創新的中流砥柱,書寫新時代中國篇章。
本次研修班共邀請13位專家授課,其中原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蘇權科以《重大工程推動科技創新——跨越伶仃洋的國之重器》為題,用世界眼光解讀重大工程項目創新體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以《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為題,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創新趨勢;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任主席龔克以《工程與可持續發展》為題,探討當前世界嚴峻形勢下青年工程師應承擔的責任;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多位院士專家參與授課。
學員一致認為,本次研修班是一場開闊視野、厚植情懷、建立友誼、學思共進的“及時雨”,通過研修活動深刻認識和理解了新時代工程師關于科技創新的使命和擔當,在科技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背景下,青年工程師們將積極探索挖掘科技創新有效途徑,運用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在實踐中錘煉本領,推動工程高質量發展。
研修班還設置了現場教學、分組研討、學員論壇等環節,組織學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重大工程,7位青年工程師分享了各自專業領域創新成果。研修班還通過學院網絡學習平臺設置在線網絡輔修課程,實現線下線上互補教學。
本期研修班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承辦。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相關同志出席開班式。中國工程師聯合體文化與倫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中國化工學會工程倫理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趙勁松受邀授課,做了《全球化視野中的工程倫理》主題報告。中國化工學會推薦的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副經理、高級工程師金中豪入選學員名單并參加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