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通知 (第二輪)
各有關單位:
為推動和提升化工領域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共同攻堅“卡脖子”技術,服務國家西部振興發展戰略,加快交叉融合與創新變革,實現基礎與應用的緊密結合和多學科交叉深度融合,中國化工學會擬于2024年11月1-4日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辦“2024(第三屆)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目前該大會已成為我國化工領域高水平、多學科、跨領域的品牌學術盛會。
大會擬從分子化學工程、過程工程及智能制造、產品工程、綠色化工分離工程、智能化工裝備與安全、“雙碳”發展、先進化工材料、醫藥化工、綠色能源化工等關鍵共性領域組織專家報告和深入交流。現將“2024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會議名稱:2024(第三屆)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
會議主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會議時間:2024年11月1-4日(1日大會報到)
會議地點:陜西省西安市 陜西賓館
主辦單位:中國化工學會
承辦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石油長慶石化公司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陜西省化工學會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大學
陜西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四研究所
上海邁瑞爾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支持單位:
貝士德儀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二、會議主席
大會主席:
戴厚良院士 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
執行主席:
張立群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呂 劍院士 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四研究所
專題分會主席:
陳建峰院士 中國工程院
張鎖江院士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彭孝軍院士 大連理工大學
任其龍院士 浙江大學
涂善東院士 華東理工大學
謝在庫院士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
楊為民院士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鄭裕國院士 浙江工業大學
張立群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
特色活動主席:
楊衛勝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徐建鴻 清華大學教授
三、大會安排
(一)報到日(11月1日,陜西賓館)
(二)同期及特色活動
1. 11月1日上午:中法院士高端對話
2. 11月1日下午:中國化工學會理事會
3. 11月1日下午:青年創新人才技術沙龍
4. 11月3日上午:中國科協十大代表課題研討會
5. 11月3日上午:企業創新主體沙龍
(三)開幕式及主論壇(11月2日)
1. 領導致辭
2. 頒獎典禮
2024年度“中國化工學會會士”授予儀式
2024年度“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
2024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
3. 特邀大會報告
徐南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學工程專家
朱為宏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
楊 超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方向晨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研究院教授級高工
李群生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
吳長江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工
張來勇 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
楊貴東 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院長、教授
尚建選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教授級高工
邢衛紅 江蘇大學校長、教授
鮑曉軍 福州大學清源創新實驗室執行主任、石油化工學院教授
(四)專題分會(11月3日)
1. 分子化學工程分會
分會主席:陳建峰 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羅 勇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論壇簡介:從分子水平研究產品的設計和過程設計,特別是納微尺度下“三傳一反”(動量、質量、熱量傳遞與反應)規律的認知和調控,實現在工業裝備內對化學產品和材料分子結構的精準可控,開展化學合成過程的原子經濟性和分子精確結構高性能產品的綠色制造,構建起從分子到工廠的“分子化學工程”學科知識體系,為解決化工安全綠色生產及高端關鍵化學品“卡脖子”問題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
特邀報告:
陸小華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何 靜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張金利 天津大學教授
吳一弦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肖 睿 東南大學教授
江莉龍 福州大學教授
2. 過程工程及智能制造分會
分會主席:張鎖江 中國科學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何宏艷 中科院過程所研究員
論壇簡介:重點研討基于成本競爭出發的基礎化工原料領域涉及的供應、拓展、優選、替代方案等,及從工藝出發的提質增效等。重點關注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層氣、頁巖氣等能源化工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術進展,實用的工程和生產技術以及與此相關的催化、凈化、節能減排等過程強化技術。同時圍繞化工智能制造技術,討論如何通過智能制造技術提高行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產品質量,推動化工智能制造技術在電子化學品與材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和發展。
特邀報告:
亢萬忠 中石化寧波技術研究院院長
金萬勤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王建國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邢華斌 浙江大學教授
施偉東 江蘇科技大學教授
溫曉東 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3. 產品工程分會
分會主席:彭孝軍 中國科學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吳 旭 廣州大學教授
論壇簡介:以下游產品需求為導向,從產品的組合(配方、加工、形態學)、性能(標準、測試)、應用(方法、服務、研發)、無害化、再利用等方面對產品進行設計和開發,通過新技術降低產品的開發周期,提高設計水平,提升產品的高值化、差異化。
特邀報告:
褚良銀 四川大學教授
馬建中 陜西科技大學教授
樊江莉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董晉湘 太原理工大學教授
李伯耿 浙江大學教授
裴 堅 北京大學教授
4. 綠色化工分離工程分會
分會主席:任其龍 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楊啟煒 浙江大學教授
論壇簡介:綠色化學是當今國際化學、化工研究的前沿,從根本上來減少或消除化學產品在設計、生產和應用中有害物質的使用與產生,使所研究開發的化學產品和工藝過程更加環境友好。分離技術是綠色化工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是獲得高質量、高純度化工產品的重要手段。本分會將重點討論膜分離技術、超臨界流體技術、短程蒸餾技術、樹脂吸附技術、微波萃取技術等近年來主要的迅速發展的綠色分離技術進展及應用。
特邀報告:
陳 健 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
姜忠義 天津大學教授
范益群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龔俊波 天津大學教授
鮑宗必 浙江大學教授
5. 智能化工裝備與安全分會
分會主席:涂善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白志山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論壇簡介:圍繞高效化工裝備、本質安全化提升關鍵技術與裝備、風險監測預警技術與裝備、生產裝備全壽命周期完整性保障技術等,加快推進國產先進裝備的創新與應用,推進成套裝備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提升智能化成套技術裝備的支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智能化工系統工程和智慧化工園區建設。
特邀報告:
程光旭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凌 祥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汪傳生 青島科技大學教授
程春生 沈陽化工院教授
段晨龍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胡隆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6. “雙碳”發展分會
分會主席:謝在庫 中國科學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馬新賓 天津大學教授
論壇簡介:化工科技是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節能降碳技術的加速應用最重要的力量。該分會將圍繞化工領域節能減排、綠色工藝、綜合利用、低碳發展、生物質催化轉化、CCUS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業轉化等多方面內容和關鍵科學問題進行討論,探索化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路徑。同時聚焦氫能和氨氫融合新能源核心技術創新及在燃料電池汽車、交通運輸及高溫工業領域等方面的應用。
特邀報告:
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院院士
孫麗麗 中國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
高雄厚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 院士
劉海超 北京大學教授
徐銅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李先鋒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7. 化工先進材料分會
分會主席:楊為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李應成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長
論壇簡介:《“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要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綠色安全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格局。未來化工行業將強化分類施策,大力發展化工先進材料和精細化學品,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高本質安全和清潔生產水平。本分會將圍繞石化、煤化工轉型及化工先進材料的轉型升級。
特邀報告:
李小年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邱學青 廣東工業大學教授
郭 凱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楊 槐 北京大學教授
路慶華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林嘉平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8. 醫藥化工分會
分會主席:鄭裕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薛亞平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論壇簡介:圍繞醫藥化工技術及裝備發展、創新技術前沿及行業應用,積極推動醫藥化工領域基礎研究至工業化應用的協調發展。重點研討醫藥原料藥創新、生物醫藥、醫藥有機化工、醫藥材料化工、醫藥過程裝備與控制、醫藥分析與檢驗檢測等方向協同創新問題及創新技術,交流新形勢下醫藥化工產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趨勢。
特邀報告:
孫 進 沈陽藥科大學教授
王華楠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薛亞平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劉惠玉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秦 勇 四川大學教授
費 強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9. 綠色能源化工分會
分會主席:張立群 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會秘書長:楊貴東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論壇簡介:在“雙碳”目標下,新質生產力被賦予了“綠色”的時代底色,能源化工行業亟需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更高效能、更高質量的綠色低碳之路。本分會將重點研討化石資源低碳轉化與高效利用、綠色低碳催化技術、風光電與化工耦合技術、二氧化碳催化轉化技術、制氫及高效儲氫技術、綠色生物制造、新能源材料等方向的新技術、新思路和新趨勢,為我國能源化工行業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創新力量。
特邀報告:
路建美 蘇州大學教授
聶 紅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
李晉平 太原理工大學教授
田 明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李春山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王海輝 清華大學教授
10. 特色活動一:青年創新人才技術沙龍
論壇主席:徐建鴻 清華大學教授
秘書長:孫林兵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論壇簡介: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和科研攻關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本分會旨在推動化工領域青年科技工作者全面參與科技強國建設,幫助學術界和產業界更加系統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與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與工程應用,提升化工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
特邀報告:
周雍進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振東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主任
潘 勇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楊正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11. 特色活動二:企業創新主體沙龍
論壇主席:楊衛勝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石油化工研究院執行董事、院長
秘書長:胡才仲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科研部主任
論壇簡介:創新是國家之本、民族之魂,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制勝的法寶。如何理順機制和政策,落實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需要讓企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本沙龍將圍繞當前的政策、技術、市場等諸方面討論企業的科技創新。
(五)大會閉幕式及大會報告(11月4日)
呂 劍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兵器戰略科學家
彭孝軍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許友好 中石化石油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王輔臣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范代娣 西北大學教授
王 華 昆明理工大學校長,教授
(六)實地調研交流
組織專家走進高校、園區和企業實地對接交流。
(七)配套“中國化工科技創新展覽會”
中國化工科技創新展覽會依托于“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是其重要活動之一。展覽會將圍繞化工科技的研發與創新、先進的化工工藝、先進的化工裝備和儀器、先進的化工材料、化工安全與環保、智慧化工與智能制造等方面進行展示,搭建技術發布平臺和展現化工行業創新發展的有力平臺。
參展詳情請聯系:
北京海藍立方展覽有限公司
趙 云18600313778,zhaoyun@topcoevents.com
胡志江13693632848,huzhijiang@topcoevents.com
西安交通大學
馬和平15619058917,maheping@mail.xjtu.edu.cn
蔡元漢15829777747,caiyuanhan@xjtu.edu.cn
四、其他事宜
(一)論文征集
“2024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論文征集同步啟動,詳見征文通知(附件)。
(二)會議注冊
請登錄中國化工學會網站,根據會議引導信息進行注冊:http://www.xinyingwang.com/meeting/CIESC2024/。
(三)會議注冊費
代表類型 |
提前繳費 (2024年10月10日前) |
現場繳費 (及2024年10月10日后) |
普通代表 |
2500元 |
3000元 |
專業會員 |
2000元 |
2500元 |
學生會員 |
1500元 |
1800元 |
中國化工學會會員入會方式參見:http://www.xinyingwang.com/member/ |
1. 會前繳費(2024年10月10日前優惠)
請登錄會議系統用微信或支付寶進行線上繳費,或通過銀行轉賬匯至如下賬戶。
開戶名稱:中國化工學會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安華支行
銀行賬號:0200253809014450629
(請注明“CIESC2024”并在會議注冊系統上傳匯款憑證;匯款時如果一筆款包含多位參會人員,匯款后請在會議系統中上傳參會名單)
2. 現場繳費(11月1日):可刷卡。
3. 會議費發票為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將在會后發送至參會者的注冊郵箱中,請勿刪除。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84號)第三條內容正式規定:打印版式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和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
郭宇航 010-64443169,guoyh@ciesc.cn
張倩楠 010-64443169,zhangqn@ciesc.cn
五、會務聯系人
楊貴東(西安交通大學):029-88965843,guidongyang@xjtu.edu.cn
任云峰(中國化工學會):010-64438624,renyf@ciesc.cn
專題分會及特色活動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專題分會場1: 分子化學工程論壇 |
北京化工大學 羅勇教授 |
luoyong@mail.buct.edu.cn |
專題分會場2: 過程工程論壇 |
中科院過程所 何宏艷研究員 |
hyhe@ipe.ac.cn |
專題分會場3: 產品工程論壇 |
廣州大學 吳旭教授 |
xuwu@gzhu.edu.cn |
專題分會場4: 綠色化工分離工程論壇 |
浙江大學 楊啟煒教授 |
yangqw@zju.edu.cn |
專題分會場5: 智能化工裝備與安全論壇 |
華東理工大學 白志山教授 |
baizs@ecust.edu.cn |
專題分會場6: “雙碳”發展論壇 |
天津大學 馬新賓教授 |
xbma@tju.edu.cn |
專題分會場7: 化工先進材料論壇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李應成教授 |
liyc.sshy@sinopec.com |
專題分會場8: 醫藥化工論壇 |
浙江工業大學 薛亞平教授 |
xyp@zjut.edu.cn |
專題分會場9: 綠色能源化工論壇 |
西安交通大學 楊貴東教授 |
guidongyang@xjtu.edu.cn |
中法院士高端對話 |
西安交通大學 陳飛教授 |
feichen@xjtu.edu.cn |
青年創新人才技術沙龍 |
南京工業大學 孫林兵教授 |
lbsun@njtech.edu.cn |
企業創新主體沙龍 |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王小丹 |
wangxiaodan010@ petrochina.com.cn |
六、住宿及交通
(一)交通位置
會議酒店(陜西賓館)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36.3公里,到西安北站(高鐵站)23.1公里。
(二)交通指引
1.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陜西賓館
公交地鐵:(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2或T3航站樓乘坐機場大巴)西高新商務快線(志誠麗柏酒店方向,25元,可在“西部機場暢想旅行”公眾號提前購票和查詢時刻表)—丈八北路站下車—換乘出租車(約4公里,12元)—陜西賓館;
出租車:全程約36.3公里,45左右分鐘車程(約100元)。
2. 西安北站—陜西賓館
地鐵轉乘方案1:(西安北站站內乘地鐵)2號線地鐵(韋曲南方向)—鐘樓地鐵站—站內換乘—6號線地鐵(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方向)—丈八一路地鐵站A口出站—步行1.2公里—陜西賓館;
地鐵轉乘方案2:(西安北站站內乘地鐵)4號線地鐵(航天新城方向)—大差市地鐵站—站內換乘—6號線地鐵(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方向)—丈八一路地鐵站A口出站—步行1.2公里—陜西賓館;
地鐵加出租車轉乘方案:(西安北站站內乘地鐵)2號線地鐵(韋曲南方向)—小寨地鐵站—站內換乘—3號線地鐵(魚化寨方向)—丈八北路地鐵站B口出站—換乘出租車(約4公里,12元)—陜西賓館;
地鐵加公交轉乘方案:(西安北站站內乘地鐵)2號線地鐵(韋曲南方向)—小寨地鐵站—站內換乘—3號線地鐵(魚化寨方向)—丈八北路地鐵站B口出站—步行215米—丈八北路科技路口公交站乘225路或K225路(吉祥村方向)—茶張村公交站下車—步行424米—陜西賓館;
出租車:全程約23.1公里,50左右分鐘車程(約55元)。
3. 西安站—陜西賓館
公交地鐵:(西安站出站后走至南廣場西安地鐵4號線C口)4號線地鐵(航天新城方向)—大差市地鐵站—站內換乘—6號線地鐵(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方向)—丈八一路地鐵站A口出站—步行1.2公里—陜西賓館;
出租車:全程約17公里,40左右分鐘車程(約40元)。
(三)會議酒店:陜西賓館
酒店房型及價格:
主樓18號樓 標間/大床房500元/間天(含早餐)
輔樓12號樓 標間/大床房398元/間天(含早餐)
輔樓10號樓 標間/大床房288元/間天(含早餐)
輔樓19號樓(雀笙酒店) 標間/大床房450元/間天(含早餐)
為幫助有住宿需求的參會代表,本屆大會由西安秦馳通會議會展服務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預訂酒店入住服務,并按預訂先后順序安排房間,費用由參會代表結算。
預定入口:https://s.31url.cn/O26zWjvC
聯 系 人:劉婷,15029071713,1697642319@qq.com
也可掃描二維碼獲取交通路線等信息,提前預定房間。
附件:2024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征文通知
中國化工學會
202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