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農藥科普基地
一、基地簡介
華中師范大學的農藥學科是在已故著名有機磷農藥化學家張景齡教授的倡導下發展起來,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發展歷史。現建有化學和植物保護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農藥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并建有國家級智能生物傳感技術與健康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農藥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農藥與合成化學創新引智基地(國家“111引智計劃”)、湖北省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北省中小企業農藥共性技術推廣中心》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基地。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24人、副教授26人、講師12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青”人才4人。
六十多年來,該學科始終堅持“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的指導思想,為國家培養輸送一大批高質量農藥學研究人才的同時,還先后研制成功了以水胺硫磷、甲基異硫磷、喹草酮為代表的十多個農藥新品種,創造數十億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先后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4項國家級科技獎勵以及20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先后被授予“全國農林科技推廣先進集體”、“技術市場工作優異獎”、“全國高等學校科研先進集體”和“全國模范職工小家”等榮譽稱號。
二、主要科普資源
1、農藥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立項建設,2004年通過建設計劃論文,2006年通過建設驗收并正式對外開放。2008年、2013年和2018年三次以良好成績通過教育部運行評估。
可以開展的科普內容包括:農藥創制的基本流程、農藥殘留與食品安全、農藥生產工藝流程、農藥生物活性篩選、農業有害生物常識等。
2、國家級智能生物傳感技術與健康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2018年經科技部批準建設,2020年通過評估。
可以開展的科普內容包括:用于農藥殘留檢測的智能傳感技術、國際有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等。
3、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07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可以開展的科普內容包括:農藥分子設計原理、農藥合成仿真實驗、化學實驗室安全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