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跑道科普問答
近日,中國之聲的節目報道了《江蘇多地塑膠跑道被疑毒害學生健康》,據稱塑膠操場散發嗆人異味,導致多名學生出現咳嗽、嘔吐、流鼻血等癥狀。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最新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塑膠跑道的主要成份聚氨酯。然而網傳塑膠跑道還含鄰苯類塑化劑、芳香烴等,能夠導致男孩絕育及致癌。請您就相關方面解讀一些公眾關心問題:
1. 我國對塑膠跑道材料是否有規定?如何鑒別跑道是否有問題?
答:塑膠跑道主要由兩層橡膠填充顆粒和中間粘合劑聚氨酯構成。2011年,針對跑道材料,國家公布了GB/T14833-2011《 合成材料跑道面層》標準,對塑膠跑道的生產原料和成品,包括塑膠顆粒及使用的膠水等進行了規定。
聚氨酯分為TDI型與MDI型,其中TDI型聚氨酯揮發性較大,有刺鼻味道,相當的毒性,其味道的來源主要是未反應完全的聚氨酯單體,其中一些成分屬于公安部門管制使用的。人長期接觸會出現胸悶、虛脫、打噴嚏等癥狀,甚至會出現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病癥。MDI的毒性小于TDI,以MDI代替TDI合成的預聚體,可以有效地降低了游離TDI含量。這不僅保護了生產操作人員、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利于保護環境。但MDI型聚氨酯最近幾年才逐漸被有些廠家使用,國內大多數廠家還未完全掌握MDI的配比技術。
此外,在攪拌塑膠跑道的原料時,還會加入一種叫增塑劑(即塑化劑)的物質,會降低跑道鋪設時的粘度,更方便鋪設。使用得最普遍的是一種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這種物質揮發性雖然不強,但對人體同樣有害。
室外空氣是流動的,而風力、雨水都會有影響,而對空氣成份檢測必須是在一個封閉狀態下,因此尚無指導性標準。因此,目前對塑膠跑道有害化學物質在室外揮發值達到多少算有毒,國家層面尚沒有具體標準。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塑膠跑道就缺乏監管標準和依據,只要對塑膠跑道本身質量監管到位,同樣可以避免有毒化學添加給學生身體造成的傷害,而且這種檢測和監管,相關部門不僅能做到,也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
2.劣質塑膠的毒性污染源來自哪?
答:劣質塑膠跑道中的有可能存在的毒性污染源會有如下幾類:1.含有重金屬催干劑——鉛鹽,它能促進跑道凝固定型,但重金屬鉛會造成永久性污染,對人體也有害。鉛甚至會滲透進身體內部,造成血鉛中毒。2.有毒塑化劑,塑化劑中最常見的為鄰苯類塑化劑,過量使用對身體危害很大。3. 劣質膠水中的稀釋劑。稀釋劑能讓跑道更平整,讓跑道鋪設更方便,但揮發周期長,稀釋劑成分和揮發較慢的汽油差不多,氣味難聞,會讓人感到頭暈和不舒服。
3.有人認為,有毒跑道里面含有塑化劑,塑化劑中最常見為鄰苯類塑化劑,過量使用甚至將導致男孩絕育,是夸大還是有此風險?塑化劑的危害有多大?
答:塑化劑(增塑劑)就是一種專門用來賦予橡塑材料柔軟和可彎曲性能的物質?,F代生產應用中主要通過一種醇(如異辛醇和異壬醇)與一種酸(如鄰苯二甲酸酐、己二酸等)反應制備塑化劑。受苛刻的技術要求和經濟要求所限制,這些塑化劑中最適合的是酯類產品,如鄰苯二甲酸酯、己二酸酯、偏苯三酸酯等。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因其技術性能、功能多樣性以及高效的經濟效益而應用最為廣泛,約占整個增塑劑產品的80%多,主要用于軟質PVC制品,用以提高PVC的柔韌性、延展性和使用性。
科學家們已經對鄰苯二甲酸酯可能造成的健康和環境影響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在歐洲,歐洲委員會、歐盟各成員國以及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根據歐盟風險評估法規,已經對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開展了長達10年的全面科學評估。研究證明,雖同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是有顯著區別的,尤其是公眾最為關注的毒理特性方面,并非所有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都對健康有害。
科學研究結果如下:
低鄰苯二甲酸酯(DEHP、DBP、DIBP和BBP):風險評估把它們的分類和標簽列為1B類生殖毒性試劑,全都已經進行了《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REACH)登記,現已被列入2011年2月REACH授權候選物質清單;除非在2013年8月之前申請并獲得授權,否則歐盟將在2015年2月將它們淘汰
高鄰苯二甲酸酯(DINP、DIDP、DPHP、DIUP和DTDP):風險評估對這類物質的安全使用給出了正面結果。它們均進行了REACH登記,并且不要求任何健康和環境影響分類,同時也未列入REACH授權候選物質清單。
低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易揮發,水溶性較大,在生產、儲運、塑料加工、制品使用過程更易散發到環境中,加之生物安全性較差,因此對人和動物的潛在危害更大。而且從生殖毒性上分析,低鄰苯二甲酸酯過量使用是有對生殖系統危害風險的。劣質的塑膠跑道的確會傷害人體健康,所含的增塑劑成分在接觸過量的情況下易導致男孩絕育,不過劑量多少的界限尚無準確結論。
4.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脂被普遍用于玩具、食品包裝材料、醫用血袋和膠管、乙烯地板和壁紙、清潔劑、潤滑油、個人護理用品(指甲油、香皂和洗發液)等數百種常用產品中。有人擔心,如果其含量超標,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這種說法是科學的嗎?我國有無此類研究,生活中該如何避免此類危害,尤其是食品類?
答:對于食品行業而言,法律明確規定不允許使用鄰苯二甲酸酯作為食品添加劑。歐盟法規允許在有限程度上食品接觸應用的塑料中使用鄰苯二甲酸酯,并基于食品種類及食物接觸頻率考慮,進一步規定了安全的遷移限值。對于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而言,由于兩者的特性差別,它們的安全遷移限值以及適用的食品接觸種類是有很大差別的。因被允許在與食品接觸的塑料中使用,故某些食物中可能檢測出含量非常低的鄰苯二甲酸酯,但其含量是在安全限值范圍之內的。中國在這方面的法規限制也是與國際各先進國家保持一致的。
對于化妝品行業而言,由于技術特性和分子結構的原因,高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并不適用于該行業。至于低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只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曾在化妝品中用過。但是,鑒于歐洲化妝品法規規定禁止使用被劃分為具有致癌性、致突變性和具有生殖毒性危害(CMR)的物質,因此,歐盟不再允許使用此類物質。其它地方生產的產品,情況可能有所不同。目前,只有未被分類的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這兩種低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可合法用于化妝品中。
對于社會普遍較為關心的玩具、食品包裝材料、醫用血袋和膠管等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劑是否會因接觸而浸出,從而進入口中或血液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PVC制品主要采用加熱工藝制造,在這一生產過程中,鄰苯二甲酸酯是以物理結合的方式存在于塑料中的。因此,它們不容易從中遷移/浸出至環境中,即使在粉塵中發現的細小的、磨碎的PVC顆粒中,它們也依然緊密結合其中。一般來說,鄰苯二甲酸酯只能通過暴露于高溫或使用強溶劑才能從PVC制品中脫除。
5.很多人一聽到塑化劑,就擔心有毒,請問如何正確看待塑化劑?
答:塑料之所以擁有可塑性,塑化劑可以稱作塑料制品外形各異背后的大“功臣”。我國塑化劑年消費量約250萬噸,消費結構大致為革制品占17.5%,泡沫制品占9%,薄膜制品占35%,鞋類占18%,電線電纜占7.5%,其它制品占13%??梢哉f它存在于我們生活領域中的方方面面,并不神秘。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塑化劑,塑料工業將如何發展,現在的工農業、交通運輸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子。
對于塑化劑產品的使用,最重要的是相關政府部門、行業機構也應發揮好“有形的手”的監管、調控作用,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為增塑劑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另外,從行業來看,近年來為了我國增塑劑產業科學可持續的發展,行業正在積極行動,加強產品結構的調整,逐步以高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取代部分低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開發真正環保、無毒的塑化劑,努力消除民眾“談化色變”的恐懼。
上述我們重點從塑膠跑道中主要材料得性能、作用、負面影響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另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上面提到的塑膠跑道中所使用的兩層橡膠的選擇也十分關鍵。
其一,橡膠總類包括煙片膠、天然橡膠、復合橡膠、丁苯橡膠等。即使是廢舊橡膠綜合利用的再生膠(廣泛限量使用在輪胎制品、機場跑道)也是符合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的環保型。如果選擇的是劣質的且制造企業也是非標非法經營的則不能購買和使用在學校運動場上。
其二,我們鄭重提醒使用塑膠跑道的企業、學校及生產塑膠的制造業,環保原材料的選擇應遵循兩項原則:(一)是以環保、無毒、無害和性能較好的主流材料品種和品牌企業為優選推薦對象??疾旌蠹茨艽_保其使用原材料的指標和環保無毒無害,同時其生產過程也應是環保監控的。(二)是適當考慮市場上已實現商品化的品牌和新品種,不但要可滿足價格和塑膠跑道的舒適感、彈力、色調、柔韌度等性能指標,還要充分了解考察其使用橡膠的種類、成分、比重和環保證書,防止受騙上當。
(本文由天津國際聯合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化工學會專家 高明賢撰寫,《中國化工信息》雜志主編吳軍對于該文亦有貢獻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