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
關于2021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的公示
根據《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中國化工學會于2021年1月啟動了2021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的推薦工作。經有關單位推薦、形式審查、專家初評和會議評審等程序,評選出2021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共計49項:“技術發明獎”7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科技進步獎”22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9項;“基礎研究成果獎”20項,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12項。
現將擬授獎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1年7月23日至8月13日。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反饋至中國化工學會,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個人提出異議的,應在書面異議材料上簽署真實姓名,注明聯系方式;單位提出異議的,應在異議材料上加蓋本單位公章。逾期不再受理。
聯系人:
王健迎 010-64449478,13811517192,wangjy@ciesc.cn
中國化工學會
2021年 7月23日
2021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
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特高轉速、大承載高端裝備用新型潤滑油和添加劑的創制及工業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分公司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
伏喜勝 周峰 糜莉萍 蔡美榮 華秀菱 胡麗天 梁依經 張杰 |
2 |
農林用化學品增效安全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山大學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 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茂名分中心 惠州市綠龍生物 |
紀紅兵 周新華 章玉蘋 李莉 蘇湘寧 楊祖金 曾祥有 郭雁梅 桂艷男 |
3 |
烷基化反應與分離過程強化及工業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煉化分公司 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 華東理工大學 |
董明會 宗保寧 郝振岐 朱華興 師峰 李網章 王仲霞 白志山 李宏偉 |
4 |
低晶胞高活性超穩Y型分子篩平臺技術構建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 |
高雄厚 孫書紅 鄭云鋒 劉濤 張鋒 潘志爽 杜曉輝 黃校亮 段宏昌 |
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高性能鉬基丙烯氧化制丙烯醛、丙烯酸催化劑的開發及應用 |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蘭州金潤宏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劉肖飛 南洋 謝元 黃鑫 魏珍妮 楊紅強 谷育英 李燕 全民強 |
2 |
大型高效本質安全化低溫等離子體關鍵技術與裝備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 大連理工大學 |
郭亞逢 趙乾斌 姜楠 魏新明 隋立華 宋項寧 牟洪祥 唐詩雅 關銀霞 |
3 |
生物質協同劣質重油供氫焦化聯產生物焦炭技術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研究院 山東清源集團有限公司 |
劉東 婁斌 宋林花 袁輝志 付玉娥 陳坤 焦沖 師楠 曹永剛 |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超高純氫氟酸等濕電子化學品制備關鍵技術 |
巨化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大學 中巨芯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凱圣氟化學有限公司 浙江博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周黎旸 陳建峰 童繼紅 張亮亮 陳剛 賀輝龍 張學良 初廣文 程文海 王樹華 周濤濤 王海 盧振成 蔣梁疏 趙曉亞 |
2 |
化工設備關鍵部件腐蝕損傷控制技術 |
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泰安興潤檢測有限公司 中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神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貴州鴻巨燃氣熱力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津濱石化設備有 |
趙博 王鋒 金棟 宗瑞磊 趙志娟 尹青鋒 黃守林 代強 李晶淼 于宇新 周天宇 甄偉 封士淳 牛仲凱 趙麗輝 |
3 |
高鹽高含水稠油采出液處理劑的創新開發與應用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 天津正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 |
于海斌 王素芳 李志元 李軍 李家俊 徐慧 丁秋煒 王超明 滕厚開 王偉 郝蘭鎖 周立山 吳濤 林傳立 殷碩 |
4 |
大型低能耗S-AGR酸性氣體脫除技術開發及應用 |
中石化寧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亢萬忠 韓振飛 王同寶 孟令凱 龐睿 許仁春 楊彩云 趙國忠 陳亮 胡有元 孫火艷 秦磊 周華輝 郭晶晶 施程亮 |
5 |
高抗沖、高模量、高流動共聚聚丙烯平臺技術及車用系列產品開發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化工銷售分公司 中國石 |
王福善 劉小燕 李麗 趙東波 于國濱 張紅星 孫建敏 龔真直 宋圓明 周超 趙新亮 高艷 張長軍 崔琳 |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系列醫藥用PVP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 |
重慶斯泰克瑞登梅爾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重慶大學 |
董立春 唐 飛 伍 錄 譚陸西 何 鈺 伍紹波 譚遠婷 周才龍 |
2 |
高穩定性裂解汽油一、二段加氫催化劑技術開發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
馬好文 孫利民 展學成 呂龍剛 胡曉麗 謝元 陳明林 馬萍 郭大江 向永生 張小奇 蔡小霞 鞏紅光 全民強 蔣彩蘭 |
3 |
環境友好型水性工業防護涂層體系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海油常州環保涂料有限公司 |
胡中 張漢青 祝寶英 許飛 莊振宇 劉漢功 劉明 劉睿 左慧明 朱柯 胡東波 陳力 范桂利 駱科 |
4 |
工業用有機硅密封膠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 |
杭州之江有機硅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大學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
鄭強 何永富 陶小樂 宋義虎 郝開強 鄭蘇秦 李云龍 周尚寅 郁澤林 |
5 |
催化裂化煙氣SCR脫硝催化劑及低氨逃逸控制技術開發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寧夏石化分公司 |
張鵬 劉興譽 王軍 姜磊 冶俊 劉軍強 許世龍 韓杰 李林 蒲欣 劉光利 巫樹鋒 賈媛媛 唐中華 楊岳 |
6 |
甲苯甲醇制對二甲苯聯產低碳烯烴移動床技術 |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羅萬明 王軍峰 許磊 李軍 張浩文 田金光 袁揚揚 王繼宏 郝新宇 劉長慶 郭峰 劉進平 寧云鋒 寧攀龍 馮小艷 |
7 |
快速靈活調控低碳烯烴和汽油組分催化裂化助劑技術開發與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 中國 中 |
楊雪 陳蓓艷 潘羅其 羅一斌 宋海濤 李海明 歐陽穎 王廣志 王壽璋 梁建偉 聶白球 安澤志 畢研昊 鳳孟龍 沈寧元 |
8 |
石油煉制工業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北京全華環保技術標準研究中心 北京中電聯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劉忠生 廖昌建 方向晨 梁俊飛 王寬嶺 龔宏 王樂 劉雪玲 李發軍 陳玉香 凌鳳香 李援 |
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面向節能減排的鉻鹽生產新技術及其應用 |
重慶民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理工大學 |
王增祥 全學軍 李綱 余冰 袁代建 朱開生 江澤銀 桑宏齊 張春梅 陳鑫 |
2 |
鋰精礦清潔制備高純碳酸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 |
江蘇容匯通用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
李南平 葛建敏 趙春松 王禮柱 陳東東 顧建超 沙亞利 顧衛娟 |
3 |
丁腈橡膠環?;夹g及系列新產品開發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化工銷售分公司 |
孫延軍 鐘啟林 袁繼耀 李晶 李文娟 徐斌 陳東平 鄭彩琴 肖曄 吳宇 王小為 張新平 |
4 |
典型化學污染物點面協控技術研究與應用 |
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 四川環科美能環??萍加邢薰?重慶精創聯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謝志剛 楊俊 宋丹 邱雪敏 楊壽冬 關偉 王書敏 |
5 |
生物流化床A/O工藝處理化工污水成套技術 |
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技術研發中心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化肥分公司 |
何慶生 范景福 |
6 |
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工藝研發及工程應用 |
山西大同大學 河南盛煌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
趙建國 張進 邢國強 潘啟亮 陜多亮 周濤 李新宇 李經緯 李世杰 |
7 |
精細化智能配煤系統的開發及工業示范 |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唯煉焦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
杜建宏 燕慧 岳偉明 楊瑞平 金輝 李濤 師晉愷 郭梁 李紅耀 李亮亮 楊伯威 高亞芳 |
8 |
ISO試樣注塑標準修訂和方法研究及其應用推廣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王超先 王少鵬 鄧燕霞 鄭文麗 吳霞 蔡春飛 郭曦 徐澤峰 趙霞 |
9 |
煤制氣多污染物凈化治理系統 |
上海境業環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東光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周列 魏金鳳 郭建明 顧仲梅 馬立志 馬英華 施健 葉功勝 王黎輝 楊榮鑫 張春雨 邵華喜 陸文濤 |
基礎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人工酵母基因組的精準可控重排 |
天津大學 |
元英進 李炳志 賈斌 吳毅 謝澤雄 曹英秀 丁明珠 |
2 |
基于結構描述符的綠色化工催化劑設計與應用 |
北京化工大學 |
程道建 許昊翔 曹達鵬 楊柳 |
3 |
微界面強化羰基化與氧化反應過程基礎問題研究 |
南京大學 南京延長反應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誠志清潔能源有限公司 |
張志炳 李磊 周政 張鋒 李興龍 唐衛兵 田洪舟 楊國強 羅華勛 孟為民 楊高東 陳玉富 |
4 |
微尺度有機合成反應的傳遞強化機制與規律 |
清華大學 |
王凱 駱廣生 張吉松 呂陽成 徐建鴻 王運東 劉振東 仇祿 劉迪 |
5 |
二維原子晶體的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及結構調控 |
復旦大學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魏大程 魏大鵬 楊俊 劉冬華 陳小松 申鈞 劉云圻 |
6 |
高性能分離膜材料設計、制備與應用研究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蘇州大學 |
靳健 朱玉長 高守建 王正宮 張豐 |
7 |
基于主客體的納濾膜精密構筑及分離機理 |
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膜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孫世鵬 邢衛紅 曹雪麗 劉美玲 唐銘健 陳伯志 |
8 |
反應型離子液體萃取柴油超深度脫硫機制及噻吩硫資源化回收方法 |
江蘇大學 |
朱文帥 李華明 吳沛文 張銘 李宏平 蔣偉 荀蘇杭 巢艷紅 王超 熊君 |
基礎研究成果獎二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基于合成氣H2/CO可調的煤-天然氣共氣化原理及關鍵技術基礎 |
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郭占成 公旭中 宋學平 付志新 王志 歐陽朝斌 袁章福 段東平 于憲溥 |
2 |
DNA功能材料與生物醫用 |
天津大學 |
仰大勇 姚池 李鳳 |
3 |
基于富碳非貴金屬電極的結構設計原理與電解水制氫作用機制 |
浙江大學 |
侯陽 雷樂成 楊彬 李中堅 |
4 |
選擇催化加氫納米反應器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山西大學 |
劉健 楊啟華 楊恒權 |
5 |
新型炔烴吸附分離材料的創制與性能調控 |
太原理工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
李立博 高俊闊 王小青 楊江峰 李晉平 |
6 |
溫和條件過氧化氫選擇氧化芳香化合物綠色催化技術 |
南京工業大學 |
孔巖 周詩健 高樹英 楊福 王海青 王軍 熊翠蓉 吳丞 |
7 |
新型膠體超級電容電池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山東大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學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薛冬峰 陳昆峰 劉飛 梁風 |
8 |
煤炭/載氧體化學鏈燃燒耦合CO2活化制備低碳烯烴基礎研究 |
寧夏大學 |
郭慶杰 張建利 白紅存 胡修德 馬晶晶 郝健 王燕霞 |
9 |
中低品位磷礦高效綜合利用技術 |
貴州省化工研究院 |
張欽 張富強 盧玉蓮 張瀾曦 韓瑜 張嬌 |
10 |
新型功能材料的多尺度限域合成及其在電化學、催化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楊占旭 李其明 胡紹爭 么志偉 畢研峰 |
11 |
共單體及其與催化劑的協同效應對烯烴共聚物微結構的影響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王偉 張韜毅 侯莉萍 王洪濤 鄭剛 曲樹璋 盛建昉 任敏巧 唐毓靜 |
12 |
高選擇性吸附材料設計與開發及在稀貴金屬回收中的應用 |
重慶科技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 |
李敏 邵鵬輝 馮建 楊利明 孟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