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ue02i"></strike><ul id="ue02i"></ul>
    <ul id="ue02i"></ul>
  • <ul id="ue02i"><pre id="ue02i"></pre></ul>
    <tr id="ue02i"></tr>
    <strike id="ue02i"></strike><kbd id="ue02i"></kbd>
    <strike id="ue02i"><s id="ue02i"></s></strike>
  • <strike id="ue02i"></strike>
    期刊集群
    CJChE丨太原理工大學 韓冰瑩、凌麗霞、王寶俊等: CO氧化偶聯制草酸二甲酯體系中Pd條帶摻雜Co(111)催化劑的理論預測
    發布時間:2025-04-22      
    分享:


    文章信息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innovative palladium stripe doping cobalt (111) surface with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carbon monoxide oxidative coupling to dimethyl oxalate

    Bingying Han (韓冰瑩), Neng Shi (石能), Mengjie Dong (董夢杰) , Ye Liu (劉曄), Runping Ye (葉閏平) , Lixia Ling (凌麗霞), Riguang Zhang (章日光) , Baojun Wang (王寶俊)

    Volume 73, September 2024, Pages 235-243

    https://doi.org/10.1016/j.cjche.2024.03.032


    識別查看全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研究背景

    CO氧化偶聯制草酸二甲酯(DMO)是煤制乙二醇的關鍵步驟,其催化劑的性能和成本是這一步驟的核心。Pd基催化劑對CO氧化偶聯制DMO具有較高的催化性能,是目前廣泛使用的CO氧化偶聯制DMO催化劑,然而催化劑中的活性組分Pd為貴金屬,其昂貴的價格和較高的用量增加了生產成本。如何降低貴金屬Pd用量同時保持其高催化性能,是當前面臨的挑戰。



    成果展示

    本研究采用DFT計算和微觀反應動力學模擬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以Pd基催化劑的結構調變和性能調控為核心,設計和構筑了Pd條帶摻雜Co(111)和Pd單原子摻雜Co(111)催化劑模型,研究了其上CO氧化偶聯制DMO的反應機理和催化性能,并與先前研究的Pd單層負載Co(111)(Appl. Surf. Sci., 2019, 465, 498)和純Pd(111)(Phys. Chem. Chem. Phys., 2018, 20, 7317)上的反應機理和催化性能作比較。結果表明:在這4種催化劑上,CO氧化偶聯制DMO的最優反應路徑相同,都是COOCH3–COOCH3偶聯途徑;然而其速控步驟卻不同,在Pd條帶摻雜Co(111)上,其速控步驟為第二個COOCH3的生成步驟,而在Pd單原子摻雜Co(111)、Pd單層負載Co(111)和純Pd(111)上,其速控步驟為兩個COOCH3偶聯步驟;對于這4種類型催化劑,Pd條帶摻雜Co(111)是性能最優的CO氧化偶聯制DMO催化劑,其中Pd條帶摻雜產生的應變效應和配體效應協同降低了兩個COOCH3偶聯步驟的反應能壘,是其速控步驟發生改變和性能提升的關鍵。



    圖文導讀

    CO氧化偶聯制DMO反應共有3條路徑,其中路徑1和路徑2是主產物DMO生成路徑,路徑3為副產物DMC生成路徑,如圖1所示。


    圖1  CO氧化偶聯制DMO的反應路徑示意圖


    首先對Pd條帶摻雜Co(111)表面(Pd4Co8/Co(111))上CO氧化偶聯制DMO的反應路徑進行了研究,其相應的反應能壘和反應熱以及勢能圖分別如表1和圖2所示??梢缘贸鲈赑d條帶摻雜Co(111)面上,路徑1是DMO最有利的生成路徑,其速控步驟為第二個COOCH3的生成步驟,反應能壘為98.3 kJ·mol?1;主產物DMO的生成優于副產物DMC的生成。


    表1  Pd4Co8/Co(111)上CO氧化偶聯制DMO基元反應步驟能壘和反應熱(kJ·mol?1


    圖2  Pd4Co8/Co(111)上CO氧化偶聯制DMO的反應勢能圖


    進一步降低貴金屬Pd用量,對Pd單原子摻雜Co(111)表面(Pd1–Co(111))上CO氧化偶聯制DMO的反應路徑進行了研究,其相應的反應能壘和反應熱以及勢能圖分別如表2和圖3所示??梢缘贸鲈赑d單原子摻雜Co(111)催化劑上,路徑1同樣是DMO最有利的生成路徑,然而其速控步驟為兩個COOCH3偶聯步驟,反應能壘為118.3 kJ·mol?1;主產物DMO的生成同樣優于副產物DMC的生成。


    表2  Pd1–Co(111)上CO氧化偶聯制DMO基元反應步驟能壘和反應熱(kJ·mol?1


    圖3  Pd1–Co(111)上CO氧化偶聯制DMO的反應勢能圖


    采用微觀反應動力學模擬研究了實際反應條件下(T: 375–415 K, PCO: 280 kPa, PCH3ONO: 200 kPa)Pd條帶摻雜Co(111)和Pd單原子摻雜Co(111)催化劑上CO氧化偶聯的催化性能,并與Pd單層負載Co(111)和純Pd(111)上的催化性能作比較,結果表明Pd條帶摻雜Co(111)上產物DMO的生成速率最高,同時也能顯著抑制副產物DMC的生成,如表3所示,因此Pd條帶摻雜Co(111)被認為是潛在的既能降低貴金屬Pd用量又能保持Pd催化劑高催化性能的催化劑。


    表3  不同催化劑上DMO和DMC的生成速率



    作者及團隊介紹

    第一作者:韓冰瑩,博士,太原理工大學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師,主要從事CO、CH4活化與轉化的計算模擬研究,主持山西省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山西省高等學??萍紕撔马椖?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Fuel、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Molecular Catalysis、Applied Surface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Energy Fuels、Inorganic Chemistry 等期刊上。

    團隊簡介:王寶俊教授課題組是太原理工大學首批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長期從事煤化工化學過程量子化學計算和分子模擬的理論研究,在電子-分子水平上探討一碳反應催化劑結構調變與性能調控的微觀定量規律和催化工藝設計,研究煤結構與反應性的內在聯系。課題組承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國際合作項目15項、山西省杰青項目1項。相關研究結果在Natural Communication、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Journal of CatalysisACS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獲山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




    關于CJCh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JChE),即《中國化學工程學報(英)》,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主辦、化學工業出版社與Elsevier合作出版的化工領域綜合性英文學術期刊。1982年創刊,1993年更名后重新立卷,時任主編濕法冶金開拓者陳家鏞和國際著名精餾專家余國琮兩位院士,中國化工學會會刊。創刊以來,經歷了由半年刊改為季刊、雙月刊直至月刊的發展過程。目前為月刊,大16開,國內外公開發行?,F任主編清華大學費維揚院士,執行主編駱廣生教授。

    本刊以反映我國化工領域中具有創新性的科學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化工學術發展與交流,培養化工科技人才為宗旨,立足于我國乃至世界化學工程領域的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的重大需求,主要刊載原創性的化工基礎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裝備和新材料的研究論文,報道有重要價值的基礎數據和對學科發展和技術進步起指導作用的綜述與專論。內容范圍包括化學工程、化工工藝、化工設備、過程開發、化工冶金以及與之相關的生物、信息、能源、材料、環境工程、安全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

    自1996年以來,本刊連續被SCIE、EI、SCOPUS、CA、Dimensions、《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等國內外著名的檢索系統及數據庫收錄,讀者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科睿唯安公布數據,CJChE2023年影響因子3.7,SCI化工類期刊Q2區。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全球化學工程綜合期刊排名31/150(Q1),位居中國化工綜合類期刊第一位(1/41)。2012—2024連續13年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2012年獲中國科協“學會能力提升專項”優秀國際科技期刊二等獎,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項目,2023年入選全國石油和化工期刊百強榜,入選第五屆中國國際化精品科技期刊。


    CJChE已開通投稿綠色通道,鼓勵原創!歡迎您向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投創新性強、對化工及交叉領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的稿件!

    CJChE官網 http://www.cjche.com.cn

    投稿前請您仔細閱讀投稿須知,感謝您的配合!


    CJChE編輯小助手

    掃碼加好友 | 加入學術交流群

    驗證請寫明 姓名+單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成人A片产无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午夜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