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肟法水相鹽酸(硫酸)羥胺新工藝開發" “硼酸鋅阻燃劑清潔生產體系的構建”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18年9月21日,中國化工學會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了山東省化工研究院、青島科技大學研制開發的“酮肟法水相鹽(硫)酸羥胺新工藝開發”和“硼酸鋅阻燃劑清潔生產體系的構建”科技成果評價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彭孝軍主持評價會,來自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化化工科學技術研究總院、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單位的專家出席評價會。
彭孝軍院士主持與會專家聽取了工作報告、研究報告、查新報告和經濟評估報告等。經質詢討論,“酮肟法水相鹽酸(硫酸)羥胺新工藝開發”和“硼酸鋅阻燃劑清潔生產體系的構建”兩個項目順利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評價認為:
“酮肟法水相鹽酸(硫酸)羥胺新工藝開發”完成了鹽酸(硫酸)羥胺關鍵技術研究,包括水相氨肟化技術、專用催化劑研究及設計合成、高效除氨除氧新技術、連續固定床催化水解及母液套用技術,形成了鹽酸(硫酸)羥胺水相生產新工藝;采用自主開發的新工藝建成了500t/a鹽酸(硫酸)羥胺中試裝置,批量生產出了鹽酸羥胺和硫酸羥胺。產品的檢測結果表明,產品外觀、羥胺含量、重金屬含量、鐵含量、干燥減重等均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在多家企業開展的應用試驗結果表明,所生產的羥胺鹽質量穩定,綜合性能滿足用戶要求;新工藝的“三廢”治理措施合理、可行,“三廢”排放符合環保要求;自主開發的酮肟法水相鹽酸(硫酸)羥胺新工藝在反應工藝條件、反應過程中控研究等方面具有創新性已申請并受理6件發明專利,其中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件,申請國際PCT專利1件。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同類工藝技術的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評價。建議擴大裝置生產規模,開發系列化產品,進一步加強產品的市場推廣應用。
“硼酸鋅阻燃劑清潔生產體系的構建”完成了硼酸-氫氧化鋅法合成高品質硼酸鋅阻燃劑的關鍵技術研究,包括硝酸鋅連續純化技術、高品質氫氧化鋅合成、硼酸鋅活性晶種制備、反應型結晶過程控制技術等,形成了硼酸鋅阻燃劑清潔生產過程的成套工藝技術;自主開發的硼酸-氫氧化鋅工藝路線實現了300t/a硼酸鋅阻燃劑的中試生產,并已制備出適用于不同產品領域的多種型號阻燃劑產品。產品性能檢測結果表明,該項目產品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較高的晶體結晶度、較低的Na/Pb/Cd/Cl等離子含量以及較低的電導率,同時可以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來調節產品微觀形貌和尺寸,綜合性能優于國內產品以及同類進口產品;該項目具備完善的清潔生產工藝,從源頭控制了“三廢”的產生,聯產高附加值產品,工藝水及母液可以循環利用,無廢水排放;自主開發的硼酸鋅阻燃劑清潔生產體系在高品質產品的合成控制技術、連續化純化設備以及生產過程清潔方案等方面具有創新性,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同類技術的國際先進水平,產品的粒徑控制和電導率等指標屬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評價。建議擴大裝置生產規模,開發系列化產品,進一步加強產品的市場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