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學會祝賀陳建峰教授、張鎖江研究員、劉中民研究員當選院士
近日,中國化工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陳建峰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化工學會理事、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張鎖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劉中民研究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化工學會對他們表示祝賀。
一、陳建峰院士簡介
陳建峰教授現任北京化工大學化工學院院長,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863”計劃新材料領域納米材料與器件主題專家組召集人。陳教授是國家首批“萬人計劃”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2),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家科技部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陳建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化工過程強化(超重力技術)、納米材料等。他率先提出并將超重力反應器強化新技術應用于納米材料、MDI、己內酰胺、脫硫、海洋能源等重大工程中,推廣應用裝置70余臺/套,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在今年召開的“2015中國化工學會年會”的大會學術報告主論壇中,陳建峰教授做了題為“化工反應強化的理論挑戰與工業實踐”的報告,吸引了大會聽眾的關注。
陳建峰教授在“2015中國化工學會年會”做大會學術報告
二、張鎖江院士簡介
張鎖江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化工學會離子液體專業委員會主任和離子液體清潔過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張研究員是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張鎖江研究員主要從事離子液體與綠色過程研究。他將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緊密結合,以離子液體為核心,在其構效關系、工程放大和工業應用三方面形成了系統性研究成果。曾獲中國化工學會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獎(2014)、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0)、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和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2007)等多項獎勵。
在今年召開的“2015中國化工學會年會”的大會學術報告主論壇中,張鎖江研究員圍繞“離子液體與綠色工程”主題做了精彩報告。
張鎖江研究員在“2015中國化工學會年會”做大會學術報告
三、劉中民院士簡介
劉中民研究員長期從事煤化工領域應用催化研究與技術開發。針對煤化工平臺產品甲醇的轉化利用,研制了甲醇制烯烴催化劑,開發了密相循環流化床工藝,作為技術總負責人,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技術工業性試驗和和首次工業化,已實現新增烯烴產能400萬噸/年,促進了我國煤制烯烴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還研究開發了多項甲醇利用和烯烴轉化新技術,并實現了工業化。
劉中民研究員發表研究論文262篇,其中SCI收錄185篇,EI收錄134篇,SCI他引2401次,CSCD他引698次。出版學術專著—部。申請國內發明專利257件,國外158件,PCT 39件;授權發明專利國內131件,國外42件。
曾經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省部級科技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及大連市一等獎4項、石化聯合會特等獎2項,獲何梁何利基金獎,中國科學院杰出成就獎、中國專利金獎、周光召應用科學獎、首屆中國催化青年獎等獎勵。被評為CCTV 2013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做大會邀請報告。
劉中民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