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化工機械學術會議在常州大學隆重召開
8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機械專業委員會主辦,常州大學、江蘇省綠色過程裝備重點實驗室承辦,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江蘇海鷗冷卻塔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百利鋰電智慧工廠有限公司協辦的“2018全國化工機械學術會議”在常州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50多家高校、企業的200余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參加了大會。
8月18日上午,大會舉行開幕式,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華煒,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院長陳學東,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機械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中心、常州大學校長陳群、副校長陸錦沖等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幕式。會上,華煒副理事長介紹了中國化工學會當前的主要任務,對此次大會以“中國化工機械2025”、“綠色過程裝備”為主題開展學術研討表示贊賞,對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機械專業委員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孫中心主任委員代表專業委員會對常州大學對此次大會的精心組織表示感謝,并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大會主題開展思想碰撞,抓住我國經濟發展和提倡制造強國的戰略機遇,為我國化工機械行業再創輝煌發揮積極作用。
本次大會設立主會場及四個分會場,主會場特邀我國化工機械行業知名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陳學東院士就我國壓力容器設計制造與維護的極端化、綠色化與智能化”、南京工業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凌祥就“綠色過程化工機械發展機遇與挑戰”、中國石化高級專家、中石化寧波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文元教授級高工就“中國石化SE煤氣化技術研究應用及煤化工關鍵設備發展趨勢”、華東理工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汪華林就“旋流強化方法和裝備”、中國石油大學長江學者青年學者蔣文春教授就“基于殘余應力調控的大型裝備設計制造”、天津大學陳旭教授就“承壓設備高溫蠕變-疲勞設計方法”、海鷗股份工程技術中心包冰國經理就“節能節水型冷卻塔開發與應用”向大會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同時,常州大學張琳教授結合“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大賽作了大會報告并進行了學生參賽路演、常州大學能源化工裝備研究院院長劉雪東教授向大會報告了常州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學科的發展歷程及未來的發展思路。四個分會場分別就流體流動及工程應用、過程裝備結構可靠性與完整性、先進節能環保裝備等學術領域開展了深入研討。
中國化學會化工機械專業委員會是是中國化工學會下設的分支機構之一,也是國內化工機械行業綜合性的學術團體組織,擁有團體會員單位57家,秘書處掛靠于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目標的提出,我國化工機械行業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提高化工機械領域裝備研發設計、制造和集成能力,積極發展綠色制造,通過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形成高效、節能、環保和可循環資源化的新型制造工藝的發展思想,已成為化工機械行業的共識。在此發展背景下,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機械專業委員會緊密圍繞化工機械行業熱點問題,每兩年召開一次全國化工機械學術會議,并確立了“化工機械制造2025”系列會議主題,本次以“化工機械制造2025:綠色過程裝備”為主題的“2018全國化工機械學術會議”,積極搭建了化工過程機械領域開展學術交流的平臺,集中展示了化機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結晶和科技成果,進一步加強了化工機械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
2018全國化工機械學術會議主會場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華煒講話
常州大學校長陳群致詞
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機械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中心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