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工程熱化學學術會議圓滿召開
2022年7月28-30日,以“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為主題的第四屆全國工程熱化學學術會議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工學會工程熱化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新疆大學和沈陽化工大學承辦,《化工學報》編輯部、《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編輯部、中國礦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協辦。來自全國50余家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180余名代表線下參會,200多名代表線上方式參會。
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院士和新疆大學校長姚強擔任主席、新疆大學黃雪莉教授和鐘梅教授擔任執行主席。大會執行主席、新疆大學化工學院院長黃雪莉教授主持開幕式,大會主席、新疆大學姚強校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新疆大學姚強校長致辭
新疆大學黃雪莉教授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頒發了2022年度工程熱化學獎。獎項采取專家提名方式,包括合作獎、成就獎、創新獎、青年獎,其中青年獎要求不滿40周歲。經院士、專家提名,形式審查,專家初評和會議評審等程序,本年度共評出合作獎1人、創新獎5人和青年獎3人。頒獎儀式由工程熱化學專委會秘書長王康軍教授主持。
中國化工學會工程熱化學專委會秘書長王康軍教授
本年度合作獎由德國漢堡工業大學教授Joachim Werther(約阿希姆·維特)獲得。Werther教授是世界流化床領域知名專家,始終致力于中德兩國在流化床技術和顆粒技術領域的合作和發展,牽頭與國內研究人員組織召開中德流態化顆粒技術系列研討會,與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學、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相關研究合作和學術交流,先后指導3位來自中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洪堡學者”。
獲得創新獎獲的是天津工業大學的仲崇立教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韓生教授、清華大學的吳玉龍教授、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的白進研究員和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章健研究員;青年獎,獲得者是東南大學的張會巖教授、北京工商大學的曾璽教授和中國礦業大學的曹景沛教授。
姚強校長、水恒福校長為現場參會的創新獎獲獎者頒獎
許光文校長、韓怡卓研究員和黃偉教授為青年獎獲獎者頒獎
南京理工大學劉大斌、天津商業大學陳冠益、沈陽化工大學許光文等8位專家做了大會報告。會議設置熱分解、氣化、催化熱化學/熱催化、溶劑/熔鹽化學、熱合成/熱氧化/熱分解/熱還原/熱分析、燃燒等分會場,20余位國內知名學者做主題報告,涵蓋了能源、化工、冶金、材料、環境、分析、建材、火炸藥等關鍵領域的工程熱化學研究成果,分享了學術前沿和最新資訊。
南京理工大學劉大斌教授做報告
天津商業大學陳冠益校長做報告
沈陽化工大學許光文校長做報告
本次會議是我國工程熱化學領域的一次盛會,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為推進工程熱化學科學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為從事工程熱化學基礎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專業型交流平臺。
“工程熱化學”新興交叉學科方向的提出與推進
我國科學家于2018年首次提出建立“工程熱化學”新學科的思想,得到了能源、化工、冶金、材料、測試等科學領域的一批專家學者的支持。為了推動“工程熱化學”作為新興交叉學科或學科方向的發展,2018年8月成立國內外首個工程熱化學學術機構:中國化工學會工程熱化學專業委員會,并同時創辦了全國工程熱化學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2020年12月,沈陽化工大學在一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自主設置了“工程熱化學”二級學科獲教育部備案,是國內外設立的首個“工程熱化學”二級學科。2021年9月,沈陽化工大學與南京師范大學聯合開設《工程熱化學概論》課,標志著工程熱化學的專業知識傳授走向大學課堂。翌年,獲批香山科學會議“工程熱化學:新興交叉學科與科學前沿”;粘合國內二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編寫《化工學科發展史》的熱化學反應工程發展史;經遼寧省民政廳批準成立了遼寧省工程熱化學學會;在遼寧省教育廳支持下舉辦“雙碳”目標工程熱化學技術創新與設計競賽(省級創新創業大賽);與加拿大英屬不列顛大學教授合作籌辦成立“World Society of Engineering Thermochemistry”,以推進“工程熱化學”新學科的國際化拓展。